实名认证 VIP会员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 艺术资讯 正文内容
真识之执情
2009-12-01    浏览(2341)    作者:张元纯    

真识之执情

——读张迪华牡丹画有感

张元纯

牡丹美艳富丽比逊百卉,难有朋者,但在画界敢画牡丹的画家古来寥落。并非画家的画笔难追牡丹之形,而是牡丹的高华精神和脱凡离俗的神韵,让多少认真的画家们不敢轻染五彩,快意下笔。画家追求的是所画物象的神魂意达,表现的是所画物象的人文精神,并非是对物象的形之像和色之类的外在表述(只对所画物形象的外在表述是画工和画匠的事)。为此在中国的美术殿堂里,传世的名画中能见到牡丹者少之又少。所以在牡丹画学习中,能参照的前人名家摹本历来难觅。然而可喜的是到了当代,以牡丹的故乡洛阳兴起的牡丹画热,把中国的牡丹画推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,今天更是达到了向大众普及的景况。此乃该喜与非喜且不论,单就作为艺术的绘画,和艺术家所要遵循的艺术规律,显然今天洛阳看似热闹的牡丹画热背后,是真正艺术的远离和不无浮浅的流俗,多处工匠之走笔,少有真识之精品。此现象在洛阳画界能清醒认识的人有之,但能用手中的画笔领拔牡丹画向真正的艺术作品走近的画家不多。综观洛阳的牡丹画作,张迪华先生的牡丹画赫然出类,给人以独到的欣赏视角,也给洛阳牡丹画苑带进了值得思考的扣问。

对牡丹的熟悉莫过洛阳人,特别今天随着摄影器材的数字化,牡丹的形色艳姿,更让人可赏、可存、可品、可忆。在园林工作者的努力下今天牡丹品种的繁多,给牡丹家族带来了向荣。牡丹花之所以雍容华贵,超类脱俗,其能承载其品质神态的是她的花冠。牡丹花多花开无形,姿肆任放,瓣无定格,色具性情。有此才表现出了牡丹的卓群与拔类。牡丹的精神灵意也在有意无意间,通过她随性无掬的绽放天成傲然,神含大道,自领风范,远媚离俗。绘画若有规矩可寻的或方或圆皆好工,难画在无规矩可依,像牡丹花冠一样花无二见,色无套现,瓣无同形,状难类叠,这反倒难为了做画的人了。而今天洛阳街头所能见到的牡丹画,有些甚至是冠以了名家,若静观这些作品,他们多把本来无形无序,姿肆任性,随性张格而显出脱凡高华的牡丹,给人为的简剔,人为的定式、定形、定色、定姿、定状。让人看到的牡丹画多千篇一律,不是拓片几近拓出。即使偶见有变化者,也多是表现在风、晴、雨、露下的牡丹之状,停留在追形赶象的浅表层面,而难见化神现灵的真意表达。甚至难见有人能把牡丹花冠的姿肆绽放的形态体现出来。真正的牡丹大多都难点数得清她开了几片花瓣,可在有些人笔下所画的牡丹是有瓣可数的。真正的牡丹花瓣的错落叠处是无序无格的,而有些人笔下的牡丹瓣瓣相似,非剪似剪……不说别的,那怕就是一个乱字,多少画牡丹的人,把牡丹的花瓣就是给画乱不起来。如果牡丹开得规规矩矩,有格有形有律有式,那她的脱凡高华,卓傲不俗还从哪里所体现?张迪华先生是有思想的,他不走“成者”之熟路,而是以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思想的建构,把对牡丹的认识放到了第一位,而不急于地去追形表象。他用自己的心路去解读牡丹的精神,叩问艺术的真谛,把自己的大真大性溶入牡丹华贵的精神世界。所以在他的笔下或简约,或缛繁皆不据形格,而力求意张。他笔下的牡丹自成解读,不法成规,别开他人。品赏他的画,很难扫视而过,而让人由不得自己便驻神留心认真的介入其中,品读摄趣,从中获得无限的艺术愉情。这种艺术的感染力,是艺术真谛的真正体现。

什么是画,知道的人会有很多。可什么是艺术,真正明白的人未必也会很多,这其中包括一些以丹青为业的人。能把物象通过工具再度平面表现出来的都可以叫作画。而画不等于就是艺术。艺术是人们的审美过程。什么样的人其审美的标准是不同的。鲁迅先生说过焦大不喜欢林妹妹。但不等于说林妹妹就不可爱,他不喜欢不等于贾宝玉也不喜欢。一个画家也一样,你是想让自己的作品像粗胳膊粗腿满身力气,能干得活的村妇一样让焦大喜欢呢,还是你想让自己的作品美若仙姑,满腹诗文,多情善感,脱凡超俗,让宝哥哥喜欢呢?其实答案非常简单。但真正领会艺术真谛而能孜孜以求,不言放弃,且不断作出成就的,张迪华先生这些年来走得精彩。

2009年10月12日观张迪华六十华诞书画展之后有感

(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著名长篇小说作家)

标签:牡丹画

^_^ 人喜欢

关注TA

给TA留言

扫描二维码进入
手机官方网站